“質量:市場競爭中成功的重要因素”,4月23日至24日,在河北省衡水市舉行的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第九屆三次會員大會暨2015年塑料管道行業交流會上,當來自西班牙的AENOR認證機構建筑產品認證技術中心經理里卡多(Ricardo)的演講題目出現在大屏幕上時,得到了與會國內塑料管道行業人士的一片掌聲。
據相關統計,2014年全國塑料管道生產量約為1300萬噸,較2013年行業整體增效7.44%,中國持續成為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的最大國家。目前,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這三類材料仍占據了塑料管道材料的90%以上,同時一些新材料管道也有了較大的技術進步。市政及建筑給排水管道、農用(飲用水、灌排)管道、各種護套用管等塑料管道仍是主要的應用產品,塑料管道在所有材料管道中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40%。
“2014年,塑料管道行業逐步進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質量水平的過渡時期。‘加強行業自律,提供放心產品’是2014年行業的總體目標。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品牌意識以及一些用戶行業的質量意識進一步提高,但部分企業產品質量低劣仍在影響塑料管道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理事長張建均說道。
正是因為認識到質量對于行業發展的重要影響,與會的我國塑料管道業內人士不僅對西班牙AENOR認證機構對質量的解讀深表贊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還在會議現場與西班牙AENOR認證機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協調工作組,在認證、測試、技術交流等領域進行廣泛的合作。
中國塑協常務副理事長曹儉表示,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包括塑料管道在內的我國塑料加工行業,必須保證產品質量,堅持創新,引領全行業的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從而實現50年超越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
再加一道質量安全“砝碼”
“PE燃氣管道的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對于系統安全而言,設計與材料是根本。在我國,盡管PE燃氣管材、管件的生產設備、工藝較為成熟,但由于生產企業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個別企業仍在使用白+黑等不規范的原材料。”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秘書長馬長城透露,我國即將對燃氣用PE管道系統管材及管件推出產品質量認證。
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我國城市PE管總長度僅為417千米,占我國城市燃氣管網總長度的0.86%,2008年我國城市PE管總長度增至9萬千米,占我國城市燃氣管網總長度的36%。據介紹,燃氣用埋地PE管道系統管材及管件的產品質量認證是指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管機構批準的燃氣產品認證機構對“燃氣用埋地PE管道系統管材及管件”生產企業進行的產品質量與管理方面的綜合評價,產品質量認證的結果作為各燃氣集團選用燃氣埋地PE管道系統管材及管件的參考依據。“開展認證是為了確保這類產品的質量狀況和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符合要求,消除產品質量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隱患。”馬長城說,目前,我國的燃氣用PE管已經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推行質量認證之后,等于對該類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障再加一道“砝碼”。
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秘書長王占杰告訴記者,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認證中心與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即將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燃氣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統管材及管件”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相關的質量認證工作。
探索建立行業懲戒機制
“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生產、提供合格產品。企業和從業人員要按工藝規程和合理配方組織生產和進行操作。生產出的管道及相關產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不制假造假,不缺秤少量,不降低驗收標準,自覺維護本企業和行業聲譽。”這是在此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中國塑料管道行業職業道德準則》中的一條,核心是保證產品質量。
“我們研究制定行業職業道德準則,規范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就是希望營造誠信執業的良好氛圍,探索建立行業懲戒機制。”王占杰表示,目前,塑料管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已經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損壞了行業的聲譽,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的發展要“保量”更要“保質”。因此,一方面,全行業需要加強創新,避免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加速產品的結構調整,在轉型升級中提高產品質量,促進行業穩步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行業應當加強自律,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2014年,我國塑料管道行業推出了《給水用塑料管道行業自律公約》,目前已經有237家專委會會員單位及各種從事給水用塑料管材、管件及相關產品的企業加入,對于加強行業自律,保證產品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年,我們還將在公約的基礎上,盡快制定《給水用塑料管道行業準入門檻》及其他品種準入門檻。同時,還將成立‘給水用塑料管道行業質量保障聯盟’和‘燃氣用PE管道質量保障聯盟’,以‘質量保障聯盟’這樣的新形式,疏通質量這個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